首页 > 酒店新闻 > 公司新闻

FB娱乐官方网站|首创主播互动真人游戏|师者|十六里河中学语文教师张荫普:用梦想为农村孩子点亮明天的希望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01:19    次浏览

2002年,刚刚大学毕业的张荫普面临就业的选择:同时通过了十六里河中学和济南一所高中的教师招聘面试,她该何去何从?最终,父亲的一番话让她克服了心理矛盾,毅然选择回到母校十六里河中学教书,父亲对她说了什么?如今,已教学14年、当了8年班主任的张荫普所带班级总能团结奋进、拧成一股绳,她又是怎么做到的? 一反哺母校原可走得更远 却立志扎根母校培育人才张荫普常说,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,十六里河就是生她养她、让她深沉依恋的家乡。13-15岁,她在十六里河中学读初中,就是在这儿,她学到了“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”的道理。22岁那年,大学本科毕业的张荫普遇到了人生中的一个重大挑战,自己的职业生涯将在哪里开始,全看她如何选择。“当时除了十六里河中学,我还通过了一所高中的面试,到哪里当老师,让我纠结了很久。”她说,高中升学压力大,但学生自主性强,相对好管理;初中学生叛逆心重,更需多引导,管理起来有难度。“农村人供出一个大学生不容易,农村的孩子更需要好的教育。”张荫普说,这是在自己徘徊不定时,父亲对她说的一句话。一语点醒梦中人,父亲的话让张荫普意识到,通过教育提升自己家乡农村孩子的素质,对她来说更有意义。于是,毕业7年后,她义无反顾地回到母校。“我必须回馈这片土地”,这是张荫普坚定的信念。第一次作为语文教师站在母校的讲台上,张荫普的激动之情难以言喻;自己最敬爱的老师握着她的手称她为同事时,那种奇妙的感觉让她无比欣喜……“刚当老师那几年,学校硬件条件还不好,我们语文组承担着校刊的编辑和装订等工作,当时所有语文老师齐上阵,修订,排版,编辑,再印刷成试卷,装订成册,流水作业,一气呵成。”张荫普说,那时的欢声笑语,至今仍在她耳边回响,这正是母校带给自己的别样情怀。二身体力行与学生同参与 做表率 细心地打造班级内驱力回母校教书带给张荫普的不光是喜悦,更有现实的挑战。十六里河中学的学生来自附近的7所小学,生源素质参差不齐,在她当班主任的近8年中,有3年接的都是“问题班”, 但通过耐心转化,最终都被她攻“坚”成功了。没有金刚钻,不揽瓷器活,张荫普也透漏了她的小绝招。首先,为了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,她开设了家长课堂,与家长充分交流,全方面了解孩子,挖掘孩子的优点,予以奖励和激励;同时,还因材施教,抓住不同孩子的特点和心理进行引导和教育,帮助孩子正视自己,自我感悟和生成,让孩子们坚信“我能行,我能赢;即使输,也要赢的人佩服!”达到自理、自立、自励、自省的教育目的。张荫普更注重班级建设,推行班级“军衔”制,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,让每一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,每名学生都来当班长,每件事都有人负责,每位学生都肩负起班级的责任;她还能发挥语文老师的优势,和学生一起读书,一起写“心灵本”,一起活动,把自己看作是学生的朋友,是班级的一员,不受班主任身份的束缚。张荫普总结班级管理的秘诀就是,“严中有爱,爱而有度,批评鼓励,及时跟进”。“有学生说参加活动紧张,要是老师跟他们一起表演就不紧张,于是我就跟他们一起上。”张荫普说,唱歌、跳舞她原先也都不会,为了孩子们,她就自己去学。运动会上,班级展示,张荫普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跆拳道,自编防“狼”十招,获得一等奖……“这才是真正的班级特色展示。”她说。张荫普坚信,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,都可能为明天打开一扇窗,给一个农村家庭点亮一丝希望。“我每天都怀揣着梦想面对他们,亲近他们,鼓励他们。陪他们一起拼,一起争,一起流汗,一起无怨无悔。”来源:济南时报 记者 曹莫